其中双边协商交易比例进一步增加,一季度通过年度、月度双边协商方式成交电量比例达93.96%,市场主体间的合作互信不断增强
第二产业用电量191.47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3.81%。统调发电量240.95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8.85%。
葛洲坝电量0.6亿千瓦时,同比下降2.4%。3月份,受春节不同期、大工业用户抄表例日因素叠加影响,全省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8.5%,一季度工业累计用电增速仅3.1%,用电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9.38个百分点。光伏发电量2.59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63.74%。1-3月,全省各统调火电厂累计调入电煤856.64万吨(日均调入9.52万吨),同比增加101.05万吨,其中:省内调入75.78万吨,同比增长25.53万吨葛洲坝电量0.6亿千瓦时,同比下降2.4%。
河南、湖北及水电应急交易等临时购入电量0.15亿千瓦时。其中,水电发电量12.98亿千瓦时,同比下降8.65%。12月份,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.1%,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.7个百分点,比上年全年加快0.5个百分点。
今年以来,三大指数均持续位于景气区间,显示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良好,实体经济生产经营活动继续保持稳步扩张态势。今年前两个月,全社会完成货运量63亿吨,同比增长6.3%,增速与去年四季度持平。从工业企业运营情况看,工业企业收入起步向好,盈利能力增强。主要经济指标的向好,是拉动全社会用电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。
三大指数回升态势明显,显示未来发展态势预期向好。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.2%,增速同比和环比均有所提高。
每百元社会物流总额所需的社会物流总费用为4.52元,同比下降3.3%。今年一季度,我国用电量呈现四大特点,一是工业用电快速增长,是全社会用电增长的最主要拉动因素物流成本的下降,反映出经济运行的质量有所改善。分月份看,3月份我国制造业PMI为51.5%,高于上月1.2个百分点,升至一季度高点,制造业扩张提速,呈现稳中有升态势。
工业和服务业经济质量的不断提升,有效促进了我国居民和政府收入的提高。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,工业经济运行呈现积极变化,工业收入保持良好增长态势,企业效益开局向好。运输与物流需求快速增长也显示国民经济增势强劲。今年前两个月,全社会完成货运量63亿吨,同比增长6.3%,增速与去年四季度持平。
今年13月份,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(PMI)分别为51.3%、50.3%和51.5%,连续20个月位于50%以上的景气区间,制造业呈现稳中有升的较好发展态势。主要经济指标的向好,是拉动全社会用电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。
与此同时,工业企业去杠杆、降成本成效持续显现。3月份,我国非制造业业务总量的增长继续快于制造业生产,显示我国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升级。
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相关负责人同时表示,服务业继续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,经济效益持续提高,新动能加快成长。工业经济运行呈现积极变化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,当前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速有所加快,生产结构持续优化。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4.6%、52.9%和54.0%,处于较高景气水平。二是所有省份用电量均实现正增长。12月全社会物流总额为36.8万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7.7%,表明消费物流需求十分旺盛。总体上,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不断积累增多,为全年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开局。
12月份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%,增速比上年12月份加快1.2个百分点。随着春节后企业集中开工,生产经营活动加快,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为53.1%和53.3%,分别比上月上升2.4和2.3个百分点,新订单指数连续两个月高于生产指数,制造业增长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。
与此同时,社会物流成本有所下降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.3%,同比降低0.8个百分点。
先行指标连续20个月超50%从作为先行指标的13月份采购经理指数看,中国经济延续了去年以来稳中向好发展态势,发展预期稳定向好。12月份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.2%,增速比上年12月份加快1.0个百分点,比上年同期加快0.9个百分点。
今年一季度,我国用电量呈现四大特点,一是工业用电快速增长,是全社会用电增长的最主要拉动因素。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5.3%、54.4%和54.6%,连续7个月稳定在54%以上较高水平。缘何一季度全国发电量全面增长、用电量增速创出5年来新高?其背后折射出怎样的经济发展新态势?用电量呈现四大特点今年一季度,全国发用电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快速增长态势,发电量和同比增速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。今年12月份,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5%,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,就业形势稳定向好。
12月份,全国全社会用电量1.06万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13.3%,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6.9个百分点,创5年来新高。12月份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费用为92.4元,同比减少0.27元。
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.9%和8.4%,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.7和1.2个百分点。二是物流需求快速增长。
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47.4天,同比减少0.2天。该负责人指出,进入4月份以来,全国发电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,据调度快报数据,4月16日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10.04%,同比提高4.62个百分点,预计4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。
三大指数回升态势明显,显示未来发展态势预期向好。数据显示,12月份,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%,增速比上年12月份加快0.1个百分点,比上年同期回落0.2个百分点。从政府收入看,12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5.8%,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.9个百分点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.9%。
服务业小微企业综合经营状况创近四年最佳开局。每百元社会物流总额所需的社会物流总费用为4.52元,同比下降3.3%。
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指出。发电量、用电量、物流量等一直是评价实体经济活跃度的重要指标。
装备制造业、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PMI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,表明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,新动能培育加速推进,制造业不断向高端迈进,供给质量进一步提升。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我国发电量全面增长,一季度全国发电量1.57万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10.0%。